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企业如何进行境外投资风险管控,让企业“走出去”更顺畅?5月24日至25日,由省国资委、省商务厅、陕西保监局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境外投资风险管控专题培训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我省62家大型企业的17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境外投资风险管控等话题。
近年来,我省大中型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陕西骨干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以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合作,融入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康永智表示,企业“走出去”要建立风险管控、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应对能力。同时,进行“一带一路”境外投资的企业之间,需要搭建一个风险防范、交流共享的合作平台,助力陕西企业境外投资“走得出、走得稳,投得出、收得回”。目前,延长石油已获得吉尔吉斯斯坦1.13万平方公里油气区块勘探开发权,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合作项目也在商洽中。对此,公司设立了专业机构,防范境外投资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投资,其可能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违约风险也不断增加。如何客观认识这些风险,找到预防风险、化解风险的有效方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学院副院长侯宇翔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众多,沿线国家制度体制差异大,面临不同发展诉求,需要国内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合作发展策略。
国际风险咨询机构化险集团代表对其发布的《2018年风险地图》进行了讲解。该代表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差异,金融、法治等制度建设仍不完善。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政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环境责任风险、物流风险、建设期和运营期安全风险、意外伤害风险、法律风险等诸多风险,要提前做好风险预判。
AON中资企业海外服务部执行总监张立新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保险市场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企业要深入研究海外市场规律,建立联合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服务网络与交流共享平台,形成风险防范共享机制,及时防范、规避风险。
此外,企业可借助第三方渠道合理化解风险。企业可以通过保险合同转移风险,也可以通过保险业专业风险管理机制,降低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