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检察官给了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让我能够继续我的学业。今年参加高考,我上了本科分数线!”近日,四川省乐至县检察院未检科检察官收到了涉罪少年林小科(化名)的一条微信和成绩单。
“去年以来,四川省三级检察机关对800余名未成年人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我们以温情帮教助力他们继续学业,涉罪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依法被封存的同时,考上大学人数累计达到了90余名。”四川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树壮告诉记者,林小科正是其中之一。
2018年2月,林小科等12人涉嫌聚众斗殴案被移送到乐至县检察院,其中,10人为在校高中或大学学生。办案检察官一方面与学校联系严格控制案件知情面,另一方面通过着便装走访进行社会调查、在周末放假日加班进行讯问等,降低对涉案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影响。检察官了解到,该案涉罪未成年人平时表现良好,特别是高三学生林小科成绩较好,如果轻易作出起诉决定,意味着其将不能参加高考甚至会改变命运。为此,检察官与林小科及其家长多次谈心,以从轻处罚激励其冲刺高考。收到林小科的微信后,6月25日,该院结合案情对林小科作出不起诉决定,并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消除他和父母的后顾之忧。
不止是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四川省检察院帮助“问题少年”重拾信心,乃至成为天之骄子的路上,青少年犯罪预警平台、网格服务管理平台等机制形成了温情帮教的合力。
2017年12月5日,仪陇县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预警系统发出一则红色预警提示短信:初中生刘某触发红色预警,学生当前行为得分为-85分。按照系统预警分类,学生不良行为达-20分则发出橙色预警,学生不良行为达-40分则发出红色预警。-85分,意味着不良行为已非常严重。
检察官立即登录系统查看该学生相关行为录入情况,及时与该学生班主任联系。经了解,刘某系初二学生,家庭情况较为特殊,父亲身体残疾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出走多年,祖父母瘫痪在床需要照顾。15岁的刘某性格自卑、情绪不稳,常与同学发生打斗冲突,甚至自伤自残。检察官第一时间安排心理咨询师与学校一道对刘某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抚慰,并为刘某申请了助学金等物质帮扶。通过3个月定期跟踪帮教,有效矫正了其不良行为。
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仪陇县检察院研发的未成年人犯罪预警系统,今年以来共发出红色预警192次,橙色预警135次,实现了覆盖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零发生”。
据了解,四川省检察机关对在执法办案中发现的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普遍性问题和制度漏洞,积极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并实时跟进监督成效。成都市双流区检察院等30余个检察院共计发出检察建议87份,涉及教育、文体、民政等13个部门,监督整改40余项。主动引导和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联合相关部门对网吧、KTV、旅馆等场所进行执法检查上百次,对涉及学校、幼儿园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着力堵住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治理漏洞。
为了将枯燥的法律变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法治Party,该省检察机关将办案中的典型案例融入法治巡讲中,明确各类学校、不同年级的巡讲重点,变大锅饭式宣传为点餐式宣传、变笼统式巡讲为分层次巡讲、变被动接受普法为主动参与普法,将法治的种子植根于每位同学的心中。截至目前,共成立“法治进校园讲师团”173支,开展巡讲2840多场,直接覆盖3543所学校的323.8万余名师生家长。(通讯员陈芙容 谢宏魁 记者刘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