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 从成都到德阳,四川大学德阳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胜利平均每周至少往返两次这两座城市,这个研究院就是川大与德阳开展校地合作的主要平台。陈胜利不仅深入德阳企业了解需求,还对接校内专家团队;不仅促成校企项目合作,还全程跟踪服务项目进展;不仅积极推进川大成果落地德阳,还积极帮助地方政府科技招商。
从2012年10月至今,四川大学德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德阳院”)走过了近5个年头。作为开建就在此处负责工作的元老人物,见证了德阳院渐渐发展壮大,陈胜利笑称,心情肯定是愉悦的。
作为首个经省科技厅授牌成立的校地合作技术产业研究院,在推动地方和高校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上,德阳院发挥了怎样作用呢?
从磨合到稳定
川大出技又出钱
德阳院作为川大与德阳为校企科技合作共同搭建的科技服务平台,主要工作人员来源于川大和科知局。陈胜利介绍,德阳院帮助当地企业精准对接校内科研资源,为企业提供了科技服务平台。
“在刚刚成立时走过了一段磨合期,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德阳院渐渐走上了正规。”陈胜利告诉记者,德阳的传统产业是机械制造、化工新材料和食品,在这些方面四川大学拥有较强的学科优势。
陈胜利说,德阳院从建设初期至今,得益于校级领导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学院老师与当地企业以项目为纽带,积极推进了川大成果落地转化,有力支撑了德阳当地企业转型升级。
如今,高校与政府建立政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已属正常,作为省内第一家校地协同创新机构,德阳院有哪些不同呢?据了解,德阳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四川大学德阳校市科技合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校企合作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德阳研究院全程服务推进,保障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切实用到校地双方合作项目上。
陈胜利表示,四川大学出钱又出技术的举措,作为一种全新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在全国高校来说,是一种独创性的探索。促进了高校科技和人才资源与地方产业有效对接,促进了学校技术研发与地方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
双轮驱动
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近年来,通过“产研院”+“专项资金”双驱动模式,使川大和当地企业加强了解,增强了合作意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川大专家、教授关注德阳,促进了川大优质科技资源向德阳倾斜,实现了技术和成果的转化。
以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引入企业与四川大学化工学院肖丹教授合作,进行新型电池材料项目的早期联合研发,开发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新技术,并在德阳新注册企业实施产业化。预计2017年内还将增建一条生产线,实现年产3000吨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
据了解,该生产线由校企共同研发设计,生产线及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专项资金还支持了该项目共建的“锂电材料产学研平台”。
据统计,从德阳院成立三年来,产研院共促成科技合作项目100余项,其中60个项目获得“四川大学德阳校市科技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带动项目投资约20亿元,已累计实现产值近8亿元,新增专利62项。
以巍峨之势
助推四川各地转型发展
近期,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谢和平带头,学校相关领导及相关职能单位负责同志组成调研组,赴四川省各市州组织调研,就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干部培训、医疗卫生服务、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在德阳,王建国书记一行深入了当地东方电气集团、德阳威旭锂电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详细了解校企合作情况,针对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的落地转化进行了详询。
谢和平校长一行赶赴绵阳市、眉山市调研,就四川大学与两市校地合作相关事宜深入交换意见。
谢和平校长表示,四川大学将按照高起点、国际化、新机制、新模式合作理念,进一步深化与眉山的全面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范围,着力将双方的合作打造成为校地合作的示范区,推动校地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实现双方共赢发展。
总结过去经验成果,5年时间里,四川大学已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多个地市和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了近200多个校地企产学研平台。签订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合同1.3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
在日前公布的国家“双一流”学校学科建设上,四川大学入选,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创新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校地合作为四川省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省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四川大学也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可示范、可推广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四川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