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 1981年10月,华罗庚在国外访问回来后,提笔给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写了一封信。这种高级领导的私人信件,大多自行保存绝少公开,但四川省档案馆工作人员近日意外发现了这份信件。数学家和省委书记之间,会谈些什么呢?
一封来信/
数学家的信,没那么多的弯子,也没那么多讲究,连“书记”、“您好”都不喊,直接称“谭启龙同志”,而一封信看完,感觉这不像是一个数学家的信,倒像是替四川省招商引资的社交家。
这封信开门见山,华罗庚表示自己出国讲学访问期间,看到一些项目,觉得可以介绍给四川。至于哪些项目,华罗庚一一罗列:首先是日本亚洲交流协会理事长北村博昭提到攀钢,愿意协助中方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人员培训工作;其次是世界银行想到成都了解“双法”成果。还有美国农业咨询服务公司想向中国有经验的省学习沼气技术,华罗庚向他们推荐了四川。最后,华罗庚写到,几个月前谭启龙跟他谈到四川省国民经济几个方面的问题,他和助手正在研究把数学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的一些方法,想在四川扩大试点范围,他希望近期到四川来一趟。
1981年夏天,四川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洪灾,所以,华罗庚在信的末尾也询问,他们的到来,会不会给四川带来负担。
从信的内容来说,这是一封工作来信,但从语言上又能看得出,华罗庚对四川有点“偏爱”,他去国外访问,有什么项目第一想到的是四川,也不吝啬对四川的夸赞。很容易看到这位大数学家“公”中的一点点“私”。
如果联系到1960年代以来华罗庚在四川的故事,就不难理解他的这种态度。信中的“双法”,是华罗庚在晚年投入很大精力在全国推广的统筹法和优选法,“双法”一开始并不顺利,直到在四川推广才打开局面,直到今天,四川依然还享受着当时“双法”的惠泽。
两种方法/
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数学是科学皇冠上的明珠。这既说明了数学在科学的地位,也在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数学与大众的距离。比如我们听说陈景润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觉得哇噻,他好牛啊,但有谁搞得懂他做的“1+2”的意思呢?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光看这些都会觉得他很牛了吧。但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数学推广出去,从思维模式入手,抓住当时生产建设的普遍矛盾,转化为数学问题,再把数学解决方案转化到生产实践中。沿着这个思路去摸索,最终就产生了统筹法和双选法。这两种方法都从数学中来,但又都有极强的实用性。比如农民施肥,每一片土地的土壤情况都不一样,施肥如果没有针对性,就会既浪费肥料又没有达到提升土地墒情的目的,运用优选法,以前需要1600次实验才能解决的耕地肥料配比问题,用14次实验就解决了。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是华罗庚的学生,他在回忆老师的文章中表示,在1965年时,他发现老师心思已不在纯粹数学上,对研究的数值积分一点兴趣也没有了,他的全部兴趣都在“双法”普及上面。王元说,这是一个谜,他事前没有跟任何人商量,突然就决定了。
西南崚嶒地/
不过推广双法一开始并不成功,在北京电子管厂搞的统筹法基本上以失败告终。这时华罗庚碰到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诚,郭对他的统筹法很感兴趣,当场邀请他到西南去搞统筹法试点。
当时周围人都劝他,认为他年龄大,腿脚又不好。但华罗庚反驳说,他明年一定比今年大一岁,只会越来越老,因岁数大不让他去,实际上是叫他早点去;腿脚不好是老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加,只会更加行动不便,所以说腿脚不好,也是催他早点去。
他们抵达成都后,又坐车从成都到甘洛,那时的山路,好多就是在悬崖上凿个槽,两车相遇错车时,一不小心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有一次,汽车在山路上前进,突然一个轱辘掉下去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喊道“谁也别动”。然后有人侧着身子爬到车子外面,屏声敛气一个个把人拉出来,才得以脱险。还有一次更是几乎丢掉了性命。吉普车开着开着突然翻车了,车里的人全都摔得晕了过去,附近的农民闻讯赶来,一看没有动静,以为车里的人都摔死了,后来,用镰刀把吉普车上的篷布割破,才发现人还活着,赶紧送到医院抢救。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华罗庚他们放弃。他们分成运输统筹战斗组和施工统筹战斗组到各个施工工地,每到一处施工工地都停下来讲,讲完了,科技人员分成若干小组留在附近的施工处,和筑路的人们一起干,直到把统筹法完全教会、弄懂为止。然后再向新的施工的地方转移。
这8个月磨炼了华罗庚的豪情,他的诗是这样写的,“多来西南崚嶒地,少去江南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
优选味更醇/
12月4日,五粮液信息中心负责人杨红专给记者展示了华罗庚发给五粮液的电报以及写的诗和信。这些珍贵的档案披露了华罗庚和中国白酒低度化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现在大家品尝到的低度白酒,就是当年华罗庚推广“双法”的成果之一。
当年攻克难题的五粮液总工程刘沛龙现在已经退休,他还记得当时的情形。1972年,五粮液的出口量明显下降,经销商称因为酒度太高,希望能降低酒度。但低度酒不是多掺点水就行,这是一个对酒质的全新要求。刘沛龙们前前后后试了很多种方法,6年时间过去了,一点进展都没有。这时刚好遇到华罗庚在四川推广“双法”,刘沛龙用“优选法”解开了酒阵之谜,他仅用来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酒度50度和30度之间用“0.618法”进行优选,选出来38度和35度这两个最佳度数,低度酒酒度虽然低,但仍保留高度酒的无色透明,风格特点也不走样。
刘沛龙装了两瓶38度和35度低度酒,托人送给华罗庚,并写下,“六年未成功,双法出成果”。低度的五粮液在国际市场获得成功。华罗庚也写诗祝贺,“名酒五粮液,优选味更醇;省粮五百担,产量增五成。豪饮李太白,雅酌陶渊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1978年,华罗庚再次受邀到四川。他本来是想亲自去“西南崚嶒地”,帮助攀钢解决实际问题,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四川方面劝说了他,最后去的是他的小分队。他们在攀钢1号高炉大修工程中应用统筹法缩短工期,在此后5个月的推广工作中,攀钢取得了上百项有重要技术经济效益的成果,1号高炉大修增产节约经济效益达到400多万元,其中仅高炉提前投产就为攀钢增加铁产量2.4万吨,节约一线劳动力36582个工日。
攀钢因此向中科院递交聘书,请华罗庚担任技术顾问。这个顾问是华罗庚最得意的两个顾问头衔,另外一个是大庆油田的顾问。
(四川省档案馆连萍、五粮液集团信息管理中心杨红专对本文亦有贡献。)
统筹法和优选法—泡茶和折纸条
直到今天,假如去问一问当时学习过“双法”的人,都还能很快告诉你,就是泡茶和折纸条。
想泡壶茶喝,而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有的人烧好开水,再去洗茶杯茶壶、拿茶叶,或者先把准备工作做完再烧水,等开水泡茶。最佳的方案肯定是在烧水的同时,把茶壶茶杯洗了,把茶叶拿来,水一开就可以泡了。这就是统筹法。
而优选法呢?其实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把最优的方案选出来,华罗庚是用折纸来演示的,含碳量1000克到2000克的一吨钢材里,多少克才是强度最高呢?我们可以拿张纸条,左边表示1000克,右边表示2000克。第一步在黄金分割点(0.618)位置,也就是1618克位置做一次,记下它的强度数字,然后把纸对折,对折完在对应(1382克)位置做第二次实验,如果第二个比第一个好,那么1618克以后都撕掉。就这么继续折,一直找到最好的方案。一般几千次的实验,用这个方法,只需几次或十几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