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斗牛比赛、展示历史文化的人文特色马拉松赛道、从直升机上洒下鲜花瓣的女子半程比赛……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近年来依托当地特色,围绕群众身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写照,从中反映出体育为民、体育惠民的理念。众多新建的体育设施、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生活在红河的各族群众深感幸福指数提高。
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八成以上
如何让百姓找到身边的运动场地并方便使用?红河州走出了自己的道路。2014年以来,全州先后共有13个体育场馆纳入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开放补助范围,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4347.4万元,有力保障了红河州大型体育场馆的全面开放。此外,未列入补助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则采取以奖代补、购买社会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等方式向社会开放。
体育场馆的开放得益于当地体育设施建设的充足“底气”。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红河州通过实施“雪炭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州本级财政每年按人均不低于一元的标准安排全民健身经费,并将州本级彩票公益金全部用于全民健身工作,形成稳定并逐年增长的全民健身经费保障机制。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红河州共争取国家、省级和州级项目资金3.46亿元,实施县级体育项目31个,乡镇项目99个,村级项目1531个。截至2017年底,全州已建成州、县级公共体育场馆设施25个、乡镇体育设施132个、村(社区)体育设施5030个,安装健身路径894套。全州县、乡、行政村(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85%以上。记者还了解到,红河州各场馆全年开放时间均在350天以上,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五年来,全州各类体育场馆共举办大型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500余次,开展体育健身技能培训等24000人次,总计到馆健身人群达200万人次以上。
当地特色丰富健身风尚
近年来,红河州以“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工程”为平台,采取支持与引导相结合的模式,着力打造全民健身示范活动。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坚持以户外运动、广场健身和场馆传统体育三大类全民健身项目结合发展。
如今,红河州已形成每四年一届的红河州运动会和红河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每年一届的中越“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红河州城市足球联赛、红河州四人制篮球争霸赛等特色赛事。并广泛开展斗牛、摔跤、射弩、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三套共11个民族的健身舞。
各县市也结合本地特点,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赛事休闲活动。蒙自万人马拉松赛,元阳环哈尼梯田自行车赛、徒步越野挑战赛,以及开远已举办16届的小康杯足球赛,河口县已举办34届的边城篮球赛,个旧、蒙自、建水等地举办的龙舟赛等群众性赛事,也已逐步形成深受群众喜欢的品牌活动。同时,结合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屏边、弥勒、绿春等地区,还举办了“苗族花山节”“阿细跳月节”“十月年长街宴”等民族节日。
玫瑰花瓣雨中的创新赛事
在红河,还有一些大胆创新的体育赛事让群众积极参与、倍感幸福。弥勒县举行的云南首场女子马拉松赛事“2018中国弥勒·女子国际半程马拉松”,成为国内跑步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5月20日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女子跑步爱好者,伴随着直升机上洒下的玫瑰花瓣,在一片花的海洋中享受了一次非同寻常的特色马拉松之旅。而当地美丽的彝族姑娘、英俊的小伙,在赛道旁载歌载舞,以“阿细跳月”等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为选手加油。
在蒙自市,全年利用各种节庆成功组织开展了篮球、足球、健步走、龙舟等群众性体育系列活动,累积共有27项163场次。通过“政府引导、协会主办、部门联运、市场运作、服务社会”的方式,举办了越野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国际马拉松、大型户外徒步健步、斗牛、电子竞技、端午龙舟赛等体育赛事10余项23场次。2017年举办的首届蒙自国际马拉松赛,则成为中国田协铜牌赛事,选手在奔跑过程中途经石榴庄园、米线小镇、尼苏小镇、大屯海等,可谓一路奔跑,一路赏景,跑得开心自在。
如今,通过体育赛事活动,吸引大量国内甚至国外的运动员、游客聚集蒙自,在大幅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有力地促进了文体旅的广泛深度融合,使当地群众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