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行动计划》,提出围绕加快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即着力构建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强化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3月19日,由国声智库、人民日报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暨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专家座谈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丝路文化传播大使、《丝路云履》作者肖云儒为西安建言献策,指出应充分发挥西安的多重优势,助力陕西“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
肖云儒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孕育了三个国家级城市群,即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四个中心城市,即郑州、西安、成都、重庆。“带路开放”目前没有特大城市领先,这就给了西部一个机遇。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日前印发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有不少优势可以凝聚起来,成为“带路开放”的核心城市,助力陕西打造“一带一路”核心区。
充分发挥西安的起点优势。起点优势不仅是空间上的起点,还是文化心理上的一个印章、一个烙印,例如说到丝路就会想到长安、张骞。把起点优势由物质型空间上升为文化型空间、精神化空间,起点作用才能发挥出来。目前的“一带一路”严格意义上没有物质空间起点,全国都可以成为起点,一定要把它转化为文化空间,这才是西安具有特殊性的一个优势。
充分发挥西安的陆空枢纽优势。西安处在中国的中部,西安是除北京之外中国高铁主要干线交叉最多的城市之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对标世界知名航空物流枢纽——美国孟菲斯。区位优势决定了西安的陆空枢纽优势,要将枢纽优势转化为“辐射—聚合—中转—交流”的大优势。
充分发挥城市群聚合所产生的裂变动力优势。关中平原城市群定位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这凸显了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性。肖云儒认为,1+1应该大于2,裂变以后不是等于城市力量的相加,而是等于城市碰撞之后刺激产生的新的创造力、生产力、执行力的相乘。对于城市群的聚合作用需要深度思考。
充分发挥西安的科创优势。西安有雄厚的科教和创新基础,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智能制造等高科技产业已经在西安形成集群。西安有3所985高校、8所211高校,科研和高校的力量组合起来,形成中国内陆高校高地是完全有可能的。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些高校在全国排名前列,应抓住机遇,组合锻造,打造“一带一路”上的第一个高校和科研集群。
充分发挥西安的文化优势。肖云儒建议,应提出把中国唯一的大遗址特区落户西安。西安集中了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遗址,这在其他城市是很少有的,而且近几年西安已经建成了几个小的特区,如大明宫管理区、未央宫管理区。可以与西北大学文物考古学院合作,利用大遗址特区打造中国第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传播中心,从文化的角度凸显陕西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重要地位。肖云儒认为,还应完善西安的城市定位,在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上增加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具有历史文化特色”是面向过去,“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是面向未来,加速中国西部地区的国际化进程,二者兼顾才能涵盖西安的历史、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