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雷涛在鱼化龙中国新诗百年长安论坛上的发言
著名文化学者雷涛在鱼化龙中国新诗百年长安论坛上的发言
著名文化学者雷涛在鱼化龙中国新诗百年长安论坛上的发言
(文/著名作家、书法家、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雷涛)我主要讲我几个主要观点,不展开论述。我觉得百年新诗在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暂,但是这100年的短暂标志着我国诗歌新纪元的一个开始,这是我的一个主要观点,为什么呢?因为新诗可以回溯到3000年前的《诗经》,你说《诗经》在当时是古体诗还是新诗?是新诗,《诗经》有韵律吗?有韵律,《诗经》的流变体《离骚》更有韵律,只是到了汉代出现了俳句,才慢慢格律化了。到了唐诗,才是典型的格律诗,我们的格律诗才达到了它的顶点。现在的100年我们不可以小看,这100年正是我们中国的古体诗转向新型新诗的新纪元。刚才听了上面几位学者大家的发言,我个人认为,我们必须持一个乐观态度。《诗经300篇》是由孔子编撰的,孔老先生在3000多首当年的诗歌中选了304篇,他有他的价值观,他有他的审美标准,我相信他没有选这300篇更多的诗,可能更精彩,因为老夫子有他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所以我认为这100年来我们创造新的诗歌,再过几百年,假如再过500年,还有一个孔老夫子,也可能会将今天参会的大诗人们的作品收进去,成为500年后新的《诗经》。我经常给我们年轻人讲,我说你要强化自己的文化文学修养,古体诗不能不读,因为古体诗是我们的育婴室,也是我们新诗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还是我们的酵母,就像我们发面一样。当然我们现在要写新诗,我们有新的、自由的维度,但是我劝我们的年轻人,读古体诗只是一种吸纳,而不要把重点放在古体诗的写作上,而要放到现代诗的创作上。为什么讲这样一个观点?我个人认为现代人写古体诗要突破《诗经》、突破《离骚》、突破唐诗宋词已经不可能了,为什么?有四个“境”的不同。
第一,环境不一样。过去是小桥流水,是青山绿水,是茅屋草舍,可是现在呢?水泥堆砌的高楼大厦密不透风,而且雾霾严重,我们有唐代诗人那种环境吗?已经没有了,我们在一个高楼大厦的密集的夹缝中生活,我们能够有像唐代的诗人那种环境吗?不可能有了。第二,语境不一样。据我了解古代的诗人在我们汉字的8000字里面选择了词汇,可是现在,包括我们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包括我们的观众交流式的语言,没有超过2000字。我看到一个资料,说《新华字典》是对我们古老文化、对我们汉文字的一种巨大的魅力的断层,因为《新华字典》所解释的字词字义,有的违背了传统字义的语言环境,是浅薄的解释。我认识的两个人就在挑战《新华字典》,《新华字典》把我们中国有些汉字从创造演化当时的那种本意,解释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歧异,是对我们汉字意思的一种断代,我们要证实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的语言环境如此糟糕,我们能写出古典诗吗?写不出来。第三,心境不一样。你看我们的唐诗宋词的诗人词人,他们的心情是什么心情?他们真是自由奔放的,我们现在受到商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种种压力,我们哪一个诗人能够站出来说我就是当代李白那样的心情,就是杜甫、白居易那样的心情,我敢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我就是,所以这种心境的变化我们已经达不到了。第四,就是意境。我们新诗有新诗的意境,古体诗有古体诗的意境,两个意境我们不能简单对比,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毕竟是发展了,我们现在的公路、交通、通讯、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你让我们的孩子们去写古体诗,有可能吗?当然我刚才讲古体诗是现代诗的历史博物馆,是我们的酵母,我们应该学习,不断去参观,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古体诗那样一个意境中间。我在想,我们在座的主持人阎安,他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如果他写了古体诗,他能获奖吗?我不怀疑阎安先生古体诗的知识,但是叫他写古体诗而不写《整理石头》,他获不了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教育家一定要给我们的孩子把我们的古体诗的魅力讲清楚,让他们从中间吸取我们传统的优秀文化的营养,但是我们要更鼓励我们的孩子们在吸纳我们古体诗营养的同时,来创造我们的新诗,毕竟我们新诗只有100年,我们还要写500年,还要写几千年,我们如果写3000年,我们就完成了和当代诗经一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