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理论的先行者
西部文学的拓荒者
丝路文化的推广者
肖云儒,四川广安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陕西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馆员。人事部评聘、中组部管理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陕西有突出贡献专家,研究员。先后担任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会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宣部文艺评论中心成员、文化部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评委、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委会副主任。先后被聘任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丶西安文理学院等八所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省文化系统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正高职称分级评委会委员、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和三五人才评委会委员,省五个一工程奖、省重点文艺创作基金和省出版基金评委会委员。曾担任巜千年书法》主讲嘉宾,在央视多次播出,光盘热销全国。
肖先生将这张照片命名为收藏自己。
埋头前行的老马就是他,目标是一泓墨池,
背景是他出版的几十部著作。
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专著有《对视》书系(五卷本)《雩山》书系(四卷本)《八十年代文艺会论》《中国西部文艺论》《民族文化结构论》《独得之美》《中国当代文坛百人》《独泊》《守昧》《美》(两人合著,第一作者)《肖云儒文化讲演集》,散文随笔集有《独步岚楼》《撩开人生的帷幕》《走过一一肖云儒艺术散文集》《黑色浮沉》
(两人合著,第一作者)等,总共34部450万字。另,主编《秦岭四库全书(四册)》,并出版书法作品集10多部。
丝路著作(三部)
2014年到2017年以75至77岁高龄三㳄坐汽车跑丝路32国90城,共五万公里,写作了《西部向西》《丝路云履》《丝路云谭》《丝路云笺》三部文化散文共60万字,并主编《一带一路读本(三册〉》《丝路故事(三册)》。
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艺报》《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和评论近百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约六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转载近二十篇。
西迁故事
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一次、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三次、广电部星光奖两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冰心散文奖等国家奖七次,陕西文艺奖。艺术成就奖和陕西文艺奖。文艺评论特等奖等省级奖12次。曾捐资百万在西安交大设立肖云儒人文社会科学奖。
大量参与国家各类文化学术活动,在各中央报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陕西和全国各地传媒文化类版面和节目担任主讲上百次。在意大利、美国和港台多次讲授中国文化和西部文化,被央视授予我国首位丝绸之路文化宣传大使。《文艺报》一版头条《光明日报》五版头条等显著位置刊登过肖云儒长篇专访。
云儒先生关于《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的讲座由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艺术报》两整版刊载,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文/肖云儒
中国人罕有其匹地倚重文化,老少皆知儒道释,妇孺能说秦汉唐。中国人又罕有其匹地将自己的文化整个儿泡在水墨之中,文与墨在中国有恒远的、拆不散的缘分。中国人发明了纸张尤其是宣纸,发明了笔墨,然后用毛笔蘸着水和墨,将世世代代的文化结晶写在纸上,传诸后人,播扬天下。不是别人,正是中国人,为人类创造了独此一家的水墨美学体系、水墨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一代又一代浸渍我们,陶醉我们,塑造我们,变成我们血管里流淌的血液,胸腔里搏动的心音。许多中国人自炫地说:我们是文墨中国忠贞不贰的子民。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中国文字具有象形性,每个单字构成一个方形图框,在方寸之地中有结构、有线条、有图像、有意义。追溯到源头,又大多由字与词所指事物的原本图像简化、变异而来。因而,汉语文字是直接符号,是表意文字,更倾向于视觉艺术。汉语方块字,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表形、表音、表意三者同步进行表达和传输的文字。
以字母拼音组成的文字,主要以表音来表意,字母虽也有形,但只是形状而不是形象。单个字母的形状,本身并没有形象意义,只有以多个字母为“母标”的不同组合、拼写,才产生意义。在组成词汇之前,字母只是音标,不是有形象、有意义的图标。而这种意义,只与词的音相关,与字母的形并无关涉。拼音文字的形和义是不挂钩、不同步的。所以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是需要转译的符号,更倾向于听觉艺术。
这是汉字与其他文字的本质差别,也是汉字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思维、中华美学和书法美学最早源头的真正原因。语言文字使人类的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得以固化为一种形态性表述,通过这种形态性表述才能够传播、交流、留存下去。而不同族群、不同文字呈示和表述的方式,必然反过来影响不同族群的文化思维、文化心理和艺术的、行为的方式。
一、汉字书写的基本元素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和思维
字是对画的简易,线是对面与体的简易,程式是对自然主义的简易。书家对自己创作的定位,对作品结体关系、气韵脉势的把握,常常考验着他“简易”事物的能力。
汉字书写有哪些元素对我们的文化思维和艺术思维产生了影响?
第一,书画同源的造型特性。汉字由象形的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再后来,也就是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所以能够再度结合,当然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本来都同时具有造型功能,艺术性格犹如血缘兄弟那样,有密切的关联。
第二,笔、墨、水、纸特性。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
第三,多形态多方向笔划特性。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这也为书法提升为书艺、提升为墨象艺术,或又再度高层次回归绘画本体,奠定了基石。
汉字书写这些独特的元素,对中国文化思维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又发酵了哪些中国美学思维呢?
我简明地说一下自己体会较深的几点:
第一,形神说。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形与神,在书法中既衔接、又变异,既隔离、又呼应。形与神互通,形与神暗寓,形与神在运动中融合,在融合中冲突。始终重视形神关系、持续解读形神关系,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书论、画论、艺论、文论,乃致整个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一大特色。
形神说力主艺术不能只停留在形似的、具象的言说层面。要由形入手,全力去捕捉、提炼、表述形中之神,以形凝神、以神驭形。要在形的造型基础上,有气有韵,气韵生动,要由形格、能格提升到逸格、神格。在中国古代,由形神说生发出来许多文化理论和美学理论,譬如古典诗论文论中的“通感”说,“述而不作”说(孔子《春秋》),“灵幻寓言”说(庄子《逍遥游》),画论诗论中的“离形得似”说(司空图),“传神”说(顾恺之),“气韵生动”说(谢赫)等等。
第二,造象说。由形神说进一步深化,又衍生出造象说。中国远古的思维,早就为艺术文化不以具体形象表达客体事物开了路。《周易》之“符象”“易象”概念,“观物造象”理念,清楚表明“象”并非自然主义地直接选取客观物象本身,而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烂熟于心的观察,感悟总结其中义理,再创造出既可观赏体察而又可喻思联想的“象”来。“符象”、“易象”者,即符号化之象、不停变易之象也。这种“象”已经不是原生之“形”,而是形与理与心熔冶一炉之后“造”出来的“象”,它非物非心非理,又亦物亦心亦理,故曰为“意象”。
《周易》前后,这种非具象文化观和艺术观在老子、庄子的言说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表达。老子首度将“象”与“道”、“气”视为一体,认为“象”是“道”与“气”的表现与呈示,认为“大象”可以“无形”,“大音”可以“稀声”,可为“无物之状”。庄子的“象网”说更是指,有形之象与无形之象(即“道”)相结合才是最高的“象”。——这些思想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化和美学思维中的“造象”说。中国书法作为意象美学和抽象艺术实践的一个基础,既开创了古代文人画尚意、写意、品意的风气,也是近几十年中国书法在东、西方世界陆续出现“现代书象”倾向的最早的渊薮。
第三,线的意趣。远古时代的人,在书写文字的初始阶段,都以线来表现,这从东西方的许多文物,特别是壁画、崖画上可以看到。但许多民族在创立了拼音文字之后,线条的功能开始单一化。拼音字母虽仍然用线条书写,却日益趋向表音功能,是那种与音符益相近、而与画符益相远的“母符”。表象功能更是只保留了字母书写的装饰性。在西方绘画中,用对面与体的光暗晕染替代了对物象界限的线的勾勒。中国不一样,汉字作为“母符”,表音表象表意始终不离不弃,多重功能始终结合,也就始终将画趣溶于文字本体之中。
发现并发展线条的美学表现功能,中国书法早于绘画。由于书写全用线性笔划表达,在秦篆、汉隶甚至更早的甲骨文、金文时代,书法对线条审美功能已经逐步有所自觉,对线条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元素的表现力,已经着手不断地发掘。直到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晚年,绘画才用“如莼菜条”般的线条,以粗细、宽窄、枯润和自如的转折来表现物象的动态、光暗,才对线条丰富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趣味有了较深的审美认识和艺术实践上的飞跃。“学画先学书”的说法也许就是这样来的吧。
以此故,中国书法素来被称为线条的艺术。那真是点如朝露,钩如顽石,竖如修竹,横如水波,撇捺若双浆击浪,推拉扭折和提按更似老藤飞扬,既是笔墨的线条,又都无一不是情感的枝条啊。或酣畅,或飘逸,或枯涩苍劲,或典雅古拙,又无一不是人生际遇的再现和人格的外化啊。而以纯形式感的线条来表达书写者的生命情怀和艺术意趣,更上升为中国文化写意精神和中国文人写意情趣的极致。书法对线条的探索,给国画提供了持久而丰沃的艺术营养。
第四,程式美学。将线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意趣普泛化、固态化、规律化、形式化,积以时日,便升华为一种程式,像真、草、隶、篆、行。这每一书写形态中,如草书,又凝固为章草、狂草、行草。各形态之间还嫁接出新的品种,如行隶、隶篆等等。中国书法程式和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程式化美学融通一体,在全球文化中显出了自己的奇诡和独特。艺术创作本来最忌重复和相似,艺术程式却偏偏强调“不易”(不变)和反复,中国书法也便一贯强调认真切实地习帖学碑,讲究字的师从背景和文化渊源。
学习中国古典文艺,常常必须经过带有强制性的反复训练,使前人优秀的创造成果层层积淀、凝固为当下的文化传统和艺术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对原有的积淀不断精致化,以广受欢迎的文化精品持续而全面地向历史和社会传播,以培育和提升民族独有的审美评价体系和文化接受渠道;另一方面,又不断汲取新的、鲜活的创造因子,新的、鲜活的个体生命体验和艺术感悟,锤炼、结晶为新的精华甚至经典。我们就是以这种流动、开放而又是相对稳定的结构,维系着程式美学的生命力。
第五,“三易”质地。中国书法的特征,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具有中国文化思维共有的“三易”质地,也就是说,在总的方面它全息了“简易、变易、不易”的思维。西汉易学家总结出来的这个“三易”思维,“简易”不是简单化,而是统摄、宏观、浑一地在各种关系的综合把握中看问题,是统摄提升具体而又庞杂的现象,简化、转化为总体感觉的能力。字是对画的简易,线是对面与体的简易,程式是对自然主义的简易。书家对自己创作的定位,对作品结体关系、气韵脉势的把握,常常考验着他“简易”事物的能力。
“变易”不能乱变,要根据你创作的具体情况去实现符合规律的变化发展。变是恒常的,变才能生生不息。但又要有“不易”精神,执守本质、执守原则、执守规律。字体和书风就是“不易”,经典和传统就是“不易”,碑帖和程式就是“不易”。显然,“不易”不是绝对不变,字体和书风可变,传统一直在与时代的汇流中变化,程式也在不断融进每个书写者生命的过程中变化。在“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是书法创作之精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之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