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资讯 > 正文

奔跑在煤海深处的矿山“后浪”

www.xibuxinwen.com(2021-04-13)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煤矿 |

今年刚满40岁的杜振龙是中煤矿建三十六工程处一名基层优秀项目经理。他是领导和职工口中称赞的创新“智多星”,参加工作18年,杜振龙扎根一线,努力开展科研攻关,凭着自己能吃苦、勤学技、善专研、爱奉献的“精气神儿”,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兵”逐步成长为技术领跑者,除了时间的沉淀以外,更可贵的是他敢于拼搏、勇于奋进和敬业奉献的精神,用忠诚、担当、勤奋,谱写出矿建人的劳动者之歌。先后被评为中煤矿建集团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三十六工程处优秀项目经理、先进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安装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也多次荣获彬长集团优秀外协单位、中煤矿建集团和三十六工程处先进集体。

“笨鸟先飞”,苦练硬功显身手

时间回到2003年7月,杜振龙从学校毕业后,没有一丝犹豫,便回到了养育他的中煤三建,自此他与矿山机电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开始参加工作的一段时间,他一直在适应新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思路,在老师傅的关爱培养和同事们热情无私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他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杜振龙经常深入井下一线,每天跟随老师傅们下井干活,处理机电设备日常问题,通过下井时间的积累,他逐步了解了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安装运行操作、检修维护流程等,并通过不断的细致观察,悟到了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经验技巧。多问多学多想是他的一贯态度,下班之余,他主动向师傅请教工作中的一些疑问,这样的工作学习态度也为他以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师傅退休了,将自己保存了数十年的工具书送给了他,说看好这个年轻小伙踏实上进、不甘人后的干劲。

2016年的一天,在一次井下跟班施工过程中,他观察到负责施工的彬长孟村煤矿变电所电缆敷设工程距离远、环境差,巷道弯道多且水平起伏较大,其中上仓变电所至401盘区胶带大巷机头硐室就有多趟接近一万米的高压电缆敷设工程,如果按照传统敷设方法施工,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而且安全隐患高,很难按期完成敷设任务。面对这种情况,他立即带领技术人员现场勘查,把废旧平板车进行设计改装成电缆敷设使用,这种装置,可以省去频繁起吊整盘电缆,方便运输,不仅减少了人工,而且解决了过弯道的难点,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项革新后期逐步推广到其他六七项工程的安装应用,受到矿方和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参与此项五小技术革新,使他从中学到了很多好的技术、好的创造、好的想法。从一开始认识此项改革所用到的各种配件,再到学习它的原理,最后到安装过程中需考虑的各种问题,逐一让他受益匪浅。

 

恪尽职守,吃得千般苦

“工程是谈出来的,不是等上门的。”这是杜振龙工作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三十六工程处在2012年组建之初,为延伸产业链,成立了安装公司,主要承揽矿山井下各种管路的安装施工。自安装公司成立以来,杜振龙与班子成员一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内外市场资源,积极寻找战略突破口。每次投标签订施工合同, 他都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标前会议,进行重点部署安排;在他的带领下,克服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指出竞标方向,年轻技术人员编写投标技术方案,他再组织对标书进行审核,反复修改优化,并对投标报价进行全面测算,确保投标技术方案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凭借较高的专业和成熟的业务素质、企业过硬技术实力、良好的企业信誉、优秀合理的方案及报价等综合优势,该处先后中标施工了彬长集团胡家河煤矿、文家坡煤矿、孟村煤矿,华能庆阳煤电核桃峪煤矿等30多项井下各种管路、变电所、以及地面煤仓皮带栈桥的安装工程。

干好工程是对企业最大的忠诚

杜振龙对企业有着真挚朴素的感情,他常说:“处领导把安装公司交给我们这个团队,就是对我的最大信任,我只有和班子成员一起把安装公司带好、发展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忠诚”。每干一项工程他都确定工期目标,制订周密的阶段性工期计划,同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材料及设备之间的协调,并积极做好与建设、设计、监理、质监等单位的外部协调,确保工期不拖延。

2017年,施工的彬长集团孟村煤矿井下安装工程,是业主重点项目,承担主运输系统及采面全部投入使用及联合试运转的艰巨任务,备受业主领导重视。处领导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要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工程中标后,为了赶工期,杜振龙经常与工人们同吃同作业,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硬是没离开过现场,同事们劝他休息,却被他断然拒绝。他说:“时间紧、任务重,我要跟兄弟们坚守在一起,共度难关。”在他的带领下,职工士气高涨、干劲倍增,形成了强大合力。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认真组织,按期完成了井下压风系统、排水系统、消防洒水及供水施救系统、强排系统、黄泥灌浆系统、140栈桥皮带等工程的安装及调试运行工作。为缓解矿方综采人员力量薄弱的困难,他主动承接401101工作面两巷所有管路的回撤工作,为矿方按期推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矿方主运输皮带调试期间,受孟村矿业公司委托,负责维护中央胶带大巷,401盘区胶带巷皮带维护工作,维护期间未出现一次影响生产事件,受到矿方一致表扬,业主向三十六工程处发去了贺信。在孟村煤矿井下安装过程中,经过多次市场调研,技术论证,杜振龙决定引进一种新型设备—矿用液压抓举机。该设备优点是集抓举、调整、定位于一身,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操作省力,爬坡抓地性能好,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尤其适应狭窄场地,省时省力省工。设备的投入使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优化了井下安装工程传统施工模式,推动井下管路安装实现新工艺革命性突破。不仅大大保证了安全,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为矿方按期推采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甘肃华能庆阳煤电核桃峪煤矿的井下变电所管路安装施工中,瓦斯抽放管路最大达到φ711*6米,而φ325*6米的抗灾排水管路每根自重达到1.1吨,在排除运输、施工等各方面困难后,精心组织,仅用一个月就完成安装1486米的任务,安装的井下抗灾排水管路总长达到2452米,需经过井筒968米深度一次性把水排至地面,无跑、冒、滴、漏现象,被业主称赞为核桃峪煤矿安装速度最快的队伍。

正是因为杜振龙超前谋划、周密安排,在施工过程中统筹做足人力、物力、材料、设备及构配件之间的协调,才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他的带领下,安装公司近几年平均完成年产值六千余万元,超额完成了处下达的任务目标。

勇于探索,科技攻关当先锋

过硬的专业技术需要在经常性、长期性的积累中形成。杜振龙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力求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他认为:“创新施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在他的带动下,广泛的开展“身边的降本提效”活动,仅“井下掏梁窝工艺的改进”和“井下风动钻孔机的改进”两项成果,在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同时,分别节约资金60余万元,并荣获2020年煤炭行业QC成果一等奖。参加工作以来,他主持完成的7项科技创新成果先后获煤炭行业、集团公司等一二三等奖。

培养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杜振龙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机电人才的匮乏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为此,他非常注重培养生力军。为帮助学员尽快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技术,他把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学习笔记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每次井下出现设备问题,他都要把学员带在身边,让他们在排查隐患中熟悉设备原理,在拆卸安装中了解设备构造,在解决问题中总结提升。为了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事一同进步,在该处工会的支持下,杜振龙组织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杜振龙创新工作室”,坚持定期组织理论与现场技能培训,每月围绕一个中心课题进行研究,每季度组织一次技改小比武,并结合安装公司实际,制定了《创新工作室工作目标》《科技项目管理制度》等。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围绕工作室打造了“创新工作展示墙”,展示职工完成的科研项目和“五小成果”。他带领安装公司技术骨干牵头组成科技评审小组,帮助职工完成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完善技术方案、成果使用检验以及最后的评审工作。在传授创新经验和技巧的同时,实施人才培育工程,提升职工的操作技能与创新意识,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拓展工作室新内涵。形成了“创新有场所,成果有价值,学习有榜样,团队有动力”的工作氛围。

“师傅除了教授我工作的技能,每周还会找我谈心,了解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及时为我排忧解难,就像家人一样。”工作室新成员过航在谈心谈话制度下,很快适应了新环境,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工作。在这种浓厚氛围中,杜振龙带领小组成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如今工作室中的4名年轻成员都进入了管理岗位,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初心不改,牢记使命促发展

从参加工作到今天,辗转了不少项目,曾经的老同事、合作单位领导也多次邀请他前往发展,但都被他婉言拒绝。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他没有忘记曾经的誓言和组织的培养。他常说:“我刚毕业就在这个单位工作,是中煤三建把我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培养成为了一名管理干部,在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不能只考虑自己,不然对不起组织对我多年的培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三十六工程处承接的安装工程都远在陕西、甘肃等地,平时生活和工作就在一间简易板房内,环境非常艰苦,艰苦的环境、难挨的思乡情结并没有使他对自己的工作有半点懈怠,他经常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无法顾及自己的妻儿,节假日概念早已模糊,几个月都没有休假更是常事,有的是早上与晚上的交接,有的是与安装速度和工程质量的赛跑。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战在施工一线,确保安装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企业的发展,面对严峻的挑战,根据上级党委及业主方疫情防控要求,他及时组织召开疫情防控会议,快速成立疫情管控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切实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针对家人的健康和担心,他只能通过电话用一句句的叮嘱和真情的话语传递自己对家庭的关心和亏欠亲人的愧疚之情。从他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对企业的忠诚、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信仰。正是由于这成百上千的以企业为家的奉献者,才孕育了这不负韶华的青春。

干在实处,这是杜振龙坚守的初心;勇于攻坚,这是杜振龙坚持的决心;勇攀高峰,这是杜振龙坚定的信心。“参加工作18年,我没有干过啥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改变的只是换了又换的工作面,穿着换了又换的工作服和胶鞋。今年我40岁,前路还很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坚定不移的向前走,鼓足牛劲加油干,用责任担当演绎新时代矿建青年的精彩,为三十六工程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没有夺目的外表,没有动人的言语,杜振龙凭借坚韧务实的担当,18年如一日地扎根在项目一线。晨光熹微,看他又换好工作服向井口走去……。(文/刘林)

 

 

编辑:西部新闻网联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