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海高正在修路
8月末,河池市政协副主席唐毓秀走访了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三团村弄列队开山劈路两公里的蒙海高,回来感动得写了5页的日记。他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让人如此感动?感动之余,又有哪些发人深思的启示?于是,记者决定采访他。
须爬“天梯”进出村落
9月5日,记者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造访了他。车只能到山下,沿着去弄列队的旧路,记者徒步两个多小时才走到山腰。一路上可以用“狼狈至极、苦累不堪”来形容。记者连跌带滚地爬了两个多小时的石梯,泥垢满身,皮鞋进水,裤子被荆棘撕裂,累得连抬头看天的力气都没有了,前后花了4个多小时才站在蒙海高的家门口。
放眼望去,一片层峦叠嶂,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云绕山中,水穿地底。山很深,深到蒙海高母亲自从嫁到山里到现在已过百岁之龄都没有出过大山,甚至不知道汽车长什么样子;山很硬,虽自称“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都安人,也不得不在厚实如铜墙铁壁般的大山面前纷纷却步。
说起三团村弄列队的行路难,弄列队的8户村民所体验到的苦楚并不比蒙海高少。弄列队隐没在群山之中,家又安在群山之巅,行路难可谓“蜀道难”,甚至不叫行路,而叫爬“天梯”。山路是用一块块山石一级一级砌成的,陡峭曲折自不必说,山上经常雨雾迷天,山里的人虽练就了敏捷如猴的身手,但也难免因为石梯湿滑而失手摔倒,甚至跌落山下。
群山隔绝,山里养的猪羊都是原生态的,应该说不愁卖,但因为山路难走,山里养的猪羊却抬不出去卖,要卖猪的话,要请4个壮汉才勉强抬得出去,给每个壮汉50元还不愿意抬。“抬一头猪下山卖,光请‘扛猪费’都要最少200元了,这头猪还能赚多少钱啊!”一蒙姓村民无奈地说。
六旬老人决定改变行路难
改变行路难始于当地政府大力推动的“整村推进”,更在于眼前这个叫蒙海高的人。
因为路难行影响着村里的发展,村民们也曾多次商讨要开山辟路,但因为地势险要、路程遥远等原因,他们宁愿搬下山,也不愿意开山修路。如今,8户人已有3户迁到了山下居住。
“前几年,我家搞沼气池,一包水泥从村部搬运到弄列花25元钱都没有人干。由于路不通,政府扶持的危房改造项目、家庭水柜,我们都不敢要,怕完不成任务。”蒙海高也深受其苦,“要致富先修路”的念头一次又一次刺痛他的心。
蒙海高原本以为其他5户村民跟他一样,也有共同开山辟路的决心。于是他就去这5户村民家做动员工作。他们听说要开山辟路,都吓得直摇头:“山里的石头比铁还硬,哪里凿得开!”
蒙海高对他们鼓劲道:“只要心比铁坚,定能凿得开。”
有村民说,祖祖辈辈都这样走石梯过来了,干嘛还这么折腾!蒙海高说:“山路修通,车到门前,卖猪不愁。”
可不管蒙海高如何劝说,他们就是不愿意和蒙海高一起修路。他们各有异心:有的觉得能过得去就凑合着过吧,折腾不起;有的暗地里打算盘,让蒙海高一个人修去,等修好了,我好搭便车;有的觉得我早晚会搬下山住,一起修好了路岂不是白费了气力……
蒙海高也自知一个人修路很难,所以一开始都是苦口婆心地想说服他们一起修路,他又是请酒,又是百般说情,逢人便说修路,但他们都无动于衷,况且他们都还是亲戚。蒙海高近半年的思想发动,他们仍不为所动,而蒙海高也步步退让,宁愿自己出工钱,他们只要出工出力,可他们还是不愿意干。气得蒙海高扔下一句狠话:“等我把山路开通了,你们人能走,但车不能过!”
不想这5户村民不为“狠话”所吓,反说风凉话道:“人能走也不错啊,至于以后能不能开车过,等你蒙老头走了,可由不得你管了!”
他年近六旬,虽两鬓斑白,却像年轻人那样固执,没有别人的支持,他仍然决定独自一人修路。
悬崖峭壁上响起了劈路声
说干就干,从2011年9月开始,蒙海高每天早上8点钟就来到工地,中午不休,午餐由妻子送来,一直干到晚上六点才收工。风雨不歇,酷暑不停!
蒙海高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清理山上的荆棘灌木。有村民说,光清理这个都用了一个多月,要想修通路,比登天还难。蒙海高不为流言所惧,清理完杂物后,马上开山辟路,慢则一天能开山3米,快则一天5米,越到后面,开山的技术越娴熟,速度也越快。
蒙海高每天就像一个打铁匠,凿山钻石的叮当声在山谷中回响,这回响在安静的群山中太刺耳了,刺耳得就像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声声惊雷。遇到巨石铁锤砸不开,他就在巨石上钻一个洞,再用钢钎插进去用力撬,巨石一点一点地被撬开,他再用铁锤把参差不齐的棱角砸平,那种开山劈路的场面可以用“壮烈”来形容:铁锤如炮,电钻像枪,钢钎似剑,碎石与尘土纷飞,夹杂着老人的血汗!
遇到沟壑,他就把砸开的巨石一块一块垒起来。他14岁的时候,就是金城江“六九二七”工程的学徒泥水工,他用巨石砌的地基,横平竖直,紧密无缝,工程质量没得说。
当蒙海高在山上热火朝天地撬着石头的时候,路过山下的村民们都说:“老蒙是不是发神经了,凭这老骨头,怕是修不出路来人就没了。”蒙海高对村民的冷嘲热讽不以为然,只顾埋头苦干,他就像一头勇往直前的蛮牛,用征服自然的大无畏勇气和坚毅,顶着大山不断地向前掘进:1米,2米,3米……一向倨傲的大山不得不在他面前低下头,让出一条山路;1米,2米,3米……村民用手指颤抖地数着20来把报废的斧头、10来根钢钎,数着数着腿都软了。
村民受感动加入修路
固守小农心理的村民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村民看到蒙海高在“老骥伏枥”之年,雄心不减,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肯下气力敢干、实干、苦干之时,都纷纷对其报以敬佩之情。
蒙海高修路的义举就像一首向天歌,感动了邻里,当地村民想致富要修路的热情空前高涨,隔壁弄场、弄石、弄新队村民自筹17万元,准备开工修路。正在修整路沟的蒙姓村民对记者说:“我从南宁回来10多天了,我们队外出打工的人现在都回来修路。蒙海高舍小家为大家这么拼命地修路,我再不回来帮忙一下就太不应该了!”
当然,蒙海高修山路不全是蛮干,遇到用铁锤确实凿不开的山体,他就花钱请勾机来挖路,可是一个小时200元的费用却让人揪心,那可是他去建筑工地一天多的工钱啊。
不请勾机此路难通。蒙海高东拼西凑,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的积蓄和小孩打工寄回来的钱凑够4万元,支付了请勾机开挖的费用。其实,蒙海高家并不富有,家里至今仍住着两间毛坯瓦房。
村委会副主任韦爱娥对记者说:“为了付请勾机的费用,他没有和母亲商量便将老人家的1万多元私房钱拿去垫付,老人家找不到钱后问他才知道这事。”在一旁的蒙海高乐呵呵地附和道:“她又不会花钱,想吃啥穿啥我再想办法买回来给她就是了。”
致富路只差最后50米
经过两年时间的苦干,蒙海高在满是铁石的山上辟出了宽3米长2公里的山路,山路还有50米就将“全线贯通”了。他太兴奋了,忍不住在酒桌上释放一下即将喷涌而出的胜利之情;他太自豪了,禁不住以酒为笔,挥斥方遒,泼洒满腔的豪情;他太骄傲了,不胜酒力的他在醉意阑珊之时,唱起《东方红》,并套用其豪情四溢的曲意,自封“当代愚公”。
你越看他那张喝醉了红起来的脸,越觉得那张脸就像一把烧红的斧刃,向着坚如钢硬似铁的大山劈去。这张极富象征意义的脸连同他这一生,似乎都为了履行开山辟路的使命而生!
听说蒙海高的“天路”快修成了,8月末河池市政协副主席唐毓秀亲自到现场走走。到了现场,唐毓秀感动不已,当晚破天荒地写了5页的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蒙海高不但为村民修通了一条致富路,更树起了敢干、实干、苦干的形象。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再出发之时,都安人民乃至广西人民,需要更多像蒙海高这样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做事的人,向着广西梦乃至中国梦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