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姐,伙食上还有没有饭,我们才回来......”
“小罗,帮忙下点面,我们还没吃饭......”
同事们口中的“香姐”是石门镇机关食堂的一名普通厨师——罗延香,也是全县抗击新型肺炎疫情这场特殊战役中,奋战在后勤保障战线单位机关食堂的“掌勺人”。
罗延香,现年36岁,性格开朗,镇上年轻干部们亲切地称她一声“香姐”,同龄人叫她一声“香妹儿”,年长她的人唤她一声“香娃子”,每每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脸上总是挂着一脸笑容。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石门镇第一时间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职工们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罗延香作为机关食堂的厨师,接到单位电话后,二话不说,大年初二就返回机关食堂。
疫情防控期间所有餐馆饭店不营业,单位干部又全员返岗,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如何保障每位党员干部职工的健康与安全,解决好最基本的吃饭问题,让他们的每顿饭都能吃得好、吃得安心,也成为了石门镇党委政府思考的问题之一。
万籁俱静的小镇格外冷清,每天天不亮,星星还挂在天空上中闪着微弱的亮光,罗延香就起来开始忙活了起来。
“现在是特殊时期,早上不到7点,一线防控干部就要出动去各个卡点了,如果我不起早点,他们就要饿着肚子去前线了!”
叮零零,这是提示镇上干部职工吃饭的铃音。
“这还不到12点,伙食上怎么开这么早啊”在镇干部们都纳了闷。
到了餐厅才知道,原来是考虑到安全问题,实行了“分批次就餐”。
这分批次就餐切实解决了干部职工“吃饭愁”的问题,可却是给罗延香增加了不少“麻烦”。
为错开干部每天三顿集中吃饭高峰,得重新安排炒菜时间,每早6点做、7点热,等到大家饭吃完,把食堂规整好,已经到了早上9点多。关上厨房门,小罗又马上急匆匆的出门到农户家中去购买菜蔬。
中午如此,下午同样,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如此。
虽然节令已是立春,但大山里的温度还是回暖有些慢。考虑到热腾腾的饭菜很快就会凉,考虑到晚回来的干部能有一口热乎的饭菜,罗延香只得在厨房守着,把凉了的菜给热一热,这一等,有时就是两三个小时。
尽管分批次用餐无形中增加了罗延香的工作量,可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准备饭菜、厨房餐厅消毒等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还时常会问外地来的年轻干部们饭菜合不合口,会问年长的老同志们米饭面条软硬程度,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几乎每天都不重样,尽可能照顾到大家。
“你先帮忙做,我回去看看孩子,马上就回来”,帮厨来了后罗延香交代着,随后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的赶往家中。
等她进了门,看见不到5岁的女儿还酣睡着,压了压孩子的被子,开始收拾屋子,等把孩子安排好给她婆婆,又急匆匆返回厨房。每次回到房间里见不到丈夫的身影,她早已习以为常,因为他知道,丈夫也到了村上疫情检查点了。
罗延香不仅是单位食堂的厨师,还是庄房村副支书鲁洪的妻子。这些年石门镇的各项工作都在实现着“追赶超越”,做为副支书的鲁洪带头成立发展烤烟.....如今的疫情阻击战,庄房村又是交通要道,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大,他们夫妻俩更是聚少离多,但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对于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她俩决不会有丝毫放松。
“有时间我就过来给她帮忙收拾厨房,搬搬蔬菜、粮油那些的,给她分担一些体力活。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并不希望她也这么累,但是我们肩负着干部群众对我们信任和重托。”鲁洪既心疼妻子,同时又明白,妻子与自己虽然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都在一样肩负着保障全镇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
负责全镇干部的餐食就得做上一大锅的饭菜,长时间的掂锅让罗延香的右胳膊明显粗壮了不少,也落下了肩颈上的毛病,一有空她便敲打两下胳膊,揉捏几下肩膀。
“镇上干部几乎都是外地的,我们呆在一起的时间可比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长,给自己家人做饭,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一说。”
中午十点半和下午四点半是罗延香一天中最忙的时间,有时候晚上检查点的干部们回来热口饭菜她还得招呼着。看着干部职工们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罗延香说“从春节到现在半个月了,镇上干部都没能回家,我就是一个厨子,哪有别的本事,用美味消除战疫一线干部的辛劳,这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