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讯(记者张栢溪)2018年4月8日、,“我姓摆,名亚茹,别说百家姓,在千家姓里也找不到我的姓,摆姓,是回族里极端少数,人们称我这“摆”姓为稀有保护姓氏,走到哪里举目无亲,但,性格开朗的我没有孤独感,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们喜欢的人。我还有个古兰经名:法图麦.摆。”
1990年出生的摆亚茹,面对记者的提问,没有一丝拘谨,大大方方、快快乐乐的样子。她和同龄人相比,不一样的是她在少儿时,每个假期都是在清真寺度过的,爷爷奶奶督促她熟读《古兰经》,她从小养成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和虔诚,她的父母文化不高,但始终坚守着回族文化教育理念,特别是她的爷爷奶奶多伊斯兰教的无限信仰给她幼小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她说,我作为一名穆斯林,追求文艺是我的极大兴趣与爱好,但决不能张扬摆显 ,我的青春是在家庭制约、民族宗教束缚下慢慢长大的……自从爷爷奶奶去世后,我身上的那种封建束缚感逐松绑了许多。也许一切都是真主的安排,在上学时期一位老师发现了我有艺术天赋和潜能,他希望我今后重点学习音乐,后来这位老师都毫不保留的传授于我他掌握的知识,包括父母每逢假期都督促我参加各种大师班学习与实践……
201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学习的声乐表演专业,大学四年专心钻研声乐专业。
摆亚茹在大学学习实践中,与众多明星艺术家同台演出,使她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大学一年级,她就参与了大型情景音画剧《延安颂》,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老师一起演出并学习,由于表现突出,无论是清澈纯真的表演风格还是活力四射的性格,都深受大家的喜爱,从此,她开始被媒体的关注、追踪。她说,贠恩凤是我最难忘的前辈恩师,德艺双馨,被誉为人民歌唱家,她的为人以及对艺术的追求精神,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让我受益匪浅。是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文艺工作者要不断在实践中创新、要不断追赶和超越新时代、引领新潮流……
摆亚茹说,也许是祖辈根缘,使我冥冥之中对古都西安有祖缘的情感,我想为古都贡献自己的青春,本科毕业就留在西安歌剧院团,成为了一名歌唱演员,同时我也成为一名正式共产党员。我的入党介绍人王倩老师,是我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恩人,她教导我说: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展示自己的价值不是模仿而是创造。
大学毕业,我没有感到迷茫,因为我是一个党员,我服从党的召唤,于是我留在了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我的“初心”在这里、我的梦想也在这里……
摆亚茹与老长辈艺术家每年下基层公益惠演,走了农村许多角落,看着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期待的目光和真诚的掌声,摆亚茹在陕西省农村田野成为小有名气的明星。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延安为工地演出的场景,工人们顶着刺骨寒风,在工地干活,我们的演员手指伸出袖口就被冻的缩回来,而工人们日夜加班,让我深受感动,我的演出融入了对工人叔叔的敬意,她感觉到每一座设计新颖的建筑就是工人叔叔用汗水铸就的艺术作品,于是更加尽心尽力为他们演出好每一个节目。她感到虽然自己是一个党员,但与这些建设工人们相比,与党的要求相比还差了很远。
这些经历使摆亚茹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更加坚贞执着,也是使她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自觉的要求自己,历练自己,专心致志追求艺术,更加精益求精,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观众奉献出精品。
摆亚茹将歌唱艺术视为自己的生命的升华,她意识到,作为一名演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逻辑思维,还要有良好性格,去掉90后女生存在的任性和自我,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道德修养;于是,摆亚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她在学习中自觉矫正言行、自觉反省过失、自觉克己奉公。她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要不断历练成为九零后“奋青”的代表,而决不是“愤青”。
2016年摆亚茹准备考研究生,但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继续备考,但她一刻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在她专业老师的指引下摆亚茹在职脱产来到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班学习,师从导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而后又得到了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老师的声乐指导,戴老师鼓励说,亚茹不仅可以成为民歌演员,而且很有潜力成为一名好的歌剧演员,这种鼓励再次坚定了我的信念,戴老师真的很忙,他为了让我在声乐上能够很快得到提高,于是就安排了他的高徒指导我,从指挥学习到舞台表演再到声乐,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她进步很快,短短三个月我就拿到了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歌剧《伤逝》剧本,学习了人物主角“子君”,戴老师定期在百忙中抽空指导我,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
她纯洁的眼神里饱含着坚定的信念,她阳光的笑容里充满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她周围的人都非常喜爱她。
她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歌曲:《我爱你中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美丽的西班牙女郎》。
她最崇拜的女性:文学家林徽因。
她的座右铭:善始善终做精致,多用善眼看世界…
她的梦想:做最虔诚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