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个月前,新疆棉花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何会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2021年3月11日,欧盟就新疆问题,制裁了4名中方官员和一家实体的企业。2021年3月19日,美国接连讨论两项法案,都是对新疆的法案,要求美国的企业不要使用新疆的产品。2021年3月22日,中国制裁了欧盟的十个官员和4家实体企业。但事件并没有因此而平息,H&M集团随后就在3月24日的时候发表抵制新疆棉花的激进声明,各大国外品牌纷纷发表相似的声明,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使得网友们十分愤怒,因此把此次新疆棉花事件推上热搜,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对此事件,张培合老师怎么看?
众所周知,新疆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夏季温差大,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棉花生长时间长。因此,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年供不应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的新疆棉区单位面积产量雄踞全国第一。新疆棉年产量达520万吨。
如今的新疆棉花生产早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节,前往新疆的“采棉工”在将近50天的时间里平均每人都能挣到上万元。短时间挣到这么多钱,何乐而不为呢?新疆各族劳动者选择就业地点完全享有自由!让我们期待着张培合老师返归西安分享这个话题。本斋主在张培合老师奔赴天山脚下之前,通过电话访谈并为此文送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大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时写的这一首送别诗总有些感伤不舍的味道。当本斋主从张培合读书会获悉张老师将于近日奔赴天山脚下,准备为新疆人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际,感到振奋,觉得开心,毕竟这是催人进取的好事啊。为了祝贺张培合老师前往天山脚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获得成功,本斋主特别赋诗一首,以表达向上向善的昂昂情愫,其时在202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鲲鹏展翅白云端,長安酒客赴天山。
喜看棉田萌新芽,高歌丝路走阳关。
终南捷径知何处,董志塬畔莫辞远。
试问道德几许深,誓将华夏文脉传。
本斋主的“游学终南大道,探访华夏文脉”主题创作活动被肯定。张培合老师展示出游学大道探访文脉的急先锋英雄形象启发我。他曾经东出潼关,走过太行山,赴京津冀,游齐鲁孔孟之乡,在中原寻访涡水老子故乡。他曾经北上金锁关到达塞外榆林,走进大漠草原。他曾经南下武关,游学荆楚,做客江南浙沪,直抵澳港澳。他曾经西行大散关外,西游昆仑哨所看望守边将边将士。
张培合老师此番前往天山脚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完成矢志不渝、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实现他在2002年为自己定下的,利用20年的时间走遍全国和世界各地,举办2000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主题演讲。现在已经达到1800场,2022年达到2000场不成问题。每天都有预约电话。他秉承以文化人的公益传播态度,没有走所谓的高端出场费模式,只要满足演讲游学所需的吃住行基本条件,他就会出发登场开始脱稿演讲长达数个小时乃至连续做数场讲座。
张培合老师并不赞成社会上有些人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赚取高额出场费的行为,也不赞成坐守书斋里搞所谓的独门学术研究。因为知识分子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找到以文化人的目标,才能产生有价值的理论思想。任何理论和学术,如果不能够被群众所接受,不能得到认可就没有价值。
然而,当一个人让自己变得有价值以后,自然就能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价值创造价值。此次应邀赴新疆之行,必将通过张培合模式开展游学讲演,或许会给天山脚下的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带来中华民族伟大思想和现代社会哲学智慧的交流碰撞的机会,产生思想火花和智慧光亮,从而带给新疆社会的各阶层群众产生深远影响。
张培合:人生是一场精彩的游学旅程
游学董志塬,探访张培合老师的人生轨迹,可以从他的游学足迹,找寻到榜样的力量。四十多年以前,还是一名中学生的张培合,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的春荣乡向西步行三十里到达宁县县城中学去读书,行走往返县城的乡间小路上,喜欢哼唱着《陇上行》,或者轻唱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那时,在年轻的张培合眼前总会呈现出家乡的高原沟壑状的山川地貌,听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们说,黄土塬名为董志塬,天下黄土第一原。早在三四千年之前,有一位名叫公刘的祖先,在这里“教民稼穑”。这里的黄土地很肥沃,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和油料等农作物。每当放学和放假期间,还要帮家里种田收割庄稼。
如今,张培合老师生活在八百里秦川的古城西安,每每说起家乡宁县的时候,还会骄傲地说:
"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原边"。
家乡的董志原就是古代的“豳地”。这让张培合老师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活力,熟读儒家四书五经之后发现,豳地人民辛勤劳作的生活景象就在《诗经》中的《诗·豳风·七月》里被真切描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这首《诗经·国风》里最长的古诗,让张培合老师对家乡董志塬产生无比自豪的印象。每每读起这首诗,就想到汉书地理志记载:“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此诗所表达的就是西周初期的公刘处豳之时现实生活啊!
今天的甘肃庆阳和陕西旬邑、彬州一带,早在公刘时代的周之先民们,一年到头无休止的劳动,结果却被贵族们剥夺得一干二净,围绕着一个“苦”字还要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这样的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才形成一个成熟的农业部落。
这首古老的《七月》长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张培合老师在家乡吟诵这首古诗,备感语词凄切清苦。古诗作者展示出的乡村风俗画,包括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等生活场景,几乎无所不写,无所不包,无体不备,有美必臻,即便是东晋唐宋时代的田园诗作,也未必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这首古代诗歌通过形象鲜明,诗意浓郁,真实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特别是农夫与公家人的相互关系,表述了西周早期男耕女织的风俗画的真实之美。
每当提起故乡甘肃庆阳的董志塬的历史,张培合老师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欲治其国,先治其史。欲兴其家,先兴其志。家乡董志塬自古就是我国南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因此拥有“控扼萧关”“襟带秦岭”的战略地位。10万年前,董志塬就有人类栖息。春秋时期为义渠国所在地。秦穆公灭十二国而称霸西戎,曾在董志塬和西北的戎族首领会盟。秦霸岭由此得名。秦始皇北巡复修"萧关"古道,经董志原入环县萧关。汉代时,董志原曾置彭阳县,董志原始称"彭池县"。唐代所置彭原县在今天庆阳市西峰区的彭原镇。安史之乱的时候,唐肃宗北逃时曾在董志塬与李光弼、郭子仪共谋讨逆唐大事。
如今,甘肃庆阳宁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基本形成,公路干线直通西安、银川、兰州,民航班机与兰州,西安相通。庆阳高铁连通了西安和银川,成为探访先周历史文化的黄金走廊。
张培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已开花结果
故乡,每个人的智慧成长之地,
故乡,每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
如何解读张培合老师的故乡甘肃庆阳宁县春荣镇的“春荣”二字呢?春荣,春天的花朵的寓意。 晔若春荣,浏若清风。三国时的诗人曹植所写的诗句,可以作为张培合老师的家乡礼赞。
废圃春荣动,回塘雾气昏。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宁县春荣镇所在地黄土高原,春季的植物茂盛,翠绿可爱。这里生活着5万多位乡里乡亲。这么多年以来,他们主要以劳务输转为突破口,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这为张培合老师的西安小家之所以会成为宁县乡党办事处提供了依据。为父老乡亲帮忙,就是为宁县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1964年,张培合出生在老家宁县春荣镇的这一片饱含着历史的沧桑又充满着文化神秘的董志塬畔。20世纪80年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张培合老师成为第一批走出去的年轻人,通过高考获得在兰州理工大学读书的机会。这就是鲤鱼跳龙门,这是家乡的荣耀,当年在春荣镇称得上很荣光的事情,光宗耀祖,名扬四乡。
当真正走进城市以后,伴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开,张培合老师在心灵深处却不断地保持着警惕与清醒,特别是西方金钱至上的思想,不断侵蚀之下,社会道德底线不断滑落,为他成为中国当代较早开展国学培训讲座的文化学者,提供了思想实践空间。究竟是西方的唯利是图有利于祖国强大,还是中国的重义轻利对社会发展有促进?当他立足西安开始思考时,这座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城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从2003年开始,开坛主讲《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大型实战培训讲座,一经推出,首先在企业管理层和社会各界受到广泛好评。
此刻,张培合老师夙夜匪懈,趁着自己在商界、文化界的深远影响,笔耕不断地创作了一系列文化随感和哲学笔记,包括《慧思集》《静思集》《微思集》《广思集》《文化的力量》《君子之范》等著作,一经推出,即告售罄。
同时,他还担任起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西安文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西安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逐步走向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大师的目标。
这期间,许多有关张培合老师的可圈可点的重大事件发生了:
2009年,作者的散文集《慧思集》一书出版。
本斋主就是以执笔为《慧思集》撰写评论,而走近张培合老师身边,走进他的心里。该书以生活哲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内容涉及人生——人生的美妙之处在于你不管选择怎样的活法,都没有权利“糟蹋”自己的日子;生活——文化拯救民族,良善改变社会;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就是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本斋主评论一语中的:占领精神世界的制高点!
2012年7月28日,“张培合新著《静思集》首发式”在西安高新区安吉皇家酒店盛大举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近200人到场,见证和分享第二本新书的首发盛典实况。
2014年5月20日,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第三届全体会员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推选张培合老师当选协会会长。
2014年5月31日,张培合老师的著作《微思集》荣获第六届冰心散文集奖。
2014年7月13日,张培合作品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研讨会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主持。
2014年底,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张培合作品评论文集《文化的力量》正式对外发行。
2014年11月22日,张培合担纲总策划的“雷珍民书古文经典赠书仪式”在西安隆重举行。
2015年1月13日,“首届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峰会在西安天域凯莱国际大饭店圆满落幕。本次峰会的总策划由著名文化学者张培合担任。
2015年4月13日,由贾平凹研究院主办,著名文化学者张培合策划的“阅读中国书香社会,贾平凹邀您共读书”活动在曲江惠宾苑隆重举行。
2015年5月6日,张培合担纲总策划“一带一路”国家企业高峰论坛在西安举办。
2015年7月11日,张培合荣膺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读书大使”称号,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亲自为张培合先生颁发了证书及奖杯。
2015年7月29日,首届全国商业诚信大会在陕西大会堂举办。全国商界代表云集西安发表诚信宣言。组委会主任、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张培合作主题演讲,开启全国商业诚信文化和诚信体系建设新时代。
2015年12月14日,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张培合,代表驻陕庆阳游子在甘肃省庆阳市文化旅游(西安)推介会发表脱稿演讲,为助力家乡发展做出表率。
2015年12月19日,张培合老师应邀在陕西省孔子学会2015年年会暨儒学价值及其当代意义研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张培合与张岂之同台演讲谈儒学价值。
2015年,陕西日报发表其与巴隆峰合作的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评论文章《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引起社会舆论的巨大的积极反响。
2016年3月8日,首期《名人大讲堂》在孙存碟艺术学院排演剧场开讲。张培合先生应邀为主讲出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脱口秀演讲。
2016年4月14日,张培合先生回到母校现场为600余名师生做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现实影响”的报告。
2016年5月14日,《弘扬中华文化推进全民阅读——张培合作品朗诵会》在西安清水庄园成功举办。
2016年6月24日,第三届《长安论坛》西部企业文化峰会于西安广成大酒店举行。本次论坛由张培合先生担任总策划。
2016年7月9日,西北大学名家云集,以提升中国文化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促进现代学科转型为使命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在西北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张培合担任秘书长。
2017年8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全国商业诚信大会在西安陕西大会堂隆重举行。张培合全程脱稿演讲主题是《弘扬君子文化构筑诚信社会》,提出商业发展最根本的核心就是大家都来讲诚信、守规矩、知敬畏,这样市场就能繁荣发展下去。
2017年12月27日,2017腾讯城市力量影响力盛典在西安举行,张培合荣获2017腾讯“城市力量”影响力人物并发表感言说:“通过身体力行,去影响、感召更多的人,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传承、弘扬千年流传积淀的熠熠生辉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其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2018年11月5日,陕西大会堂举办的2018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西安)峰会上,张培合做主题演讲指出,根据现企业要做好必须重视企业文化,文化做好了,全员的约束力、凝聚力及激励功能、辐射功能都好起来了。文化做不好,人虽然在一起,但不是团队而是团伙,文化做好了,有凝聚力了,这才是团队。
2019年,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守望者,张培合的作为和付出,引起光明日报的关注和报道,这一年,已在陕西和甘肃形成了一定的“张培合文化现象”。这个现象集中体现在上千场次的公益主题演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
2020年8月8日,首届长安君子文化论坛在西安航天新城第一中学成功举办。张培合的君子文化坐标落在古城西安的历史定位,为人人争做君子树立典范树起标杆,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君子文化从校园起步产生深远影响。
回顾张培合老师走过的人生游学历程,关键在他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让他成为一位崇尚文化、汲取文化、传播文化的先锋人物。他曾经从事过大型企业管理工作,曾经潜心研究过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言文学。他所著写的《自古雄才多磨难》《‘蝴蝶效应’带来的思考》《心宽天地广》《幸福其实很简单》《浅析人生三大境界》《热爱西安不需要理由》等文章,因为直接触及生活的痛点,故而社会反响强烈。
张培合老师在潜心研究和倾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当中更是不遗余力,已经走遍全中国,特别在全国知名高校受到欢迎,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深圳,从南京到兰州,从长沙到拉萨,凡是走过的城市高校讲堂上,都留下他脱稿演讲的身影,深受青春学子们的崇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生活的影响体现在人生不同阶段,尤其是年轻人更要倾尽毕生精力去领悟和实践。
2021年的春深时节,张培合老师奔赴天山脚下将会在哪些校园出现,将会走进哪些场所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主题演讲,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