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分析,此次广西“电荒”与长期干旱至水电供给不足,火电缺煤停机有很大的关系,加之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广西遭遇“电荒”并不稀奇。但与过去“硬缺电”不同的是,我国发电装机很充裕,在某些缺电严重的省市,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窝电”现象。业内有关专家这样说,新一轮的“电荒”进一步凸显电力价格体制策略逐步减效,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无法完成煤电交易、产销流程与资金链条断裂而引起的人为因素停机。受缺电影响,广西停产或部分停产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
广西空降电荒,路灯减半照明
所以,电荒“空降”广西,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人祸”。今年煤炭等上游燃料价格在持续上涨,发电企业运营与投资的能力下降,控制上游的电煤价格是最本能、最习惯性的对策选择,但相关的政府部门的价格管制策略却并未凑效,反而在逐渐的失效。
作为发电装机供应能力主要指标的如果利用小时超过5000往往才会伴随“电荒”出现。然而我国自2008年至今,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始终保持在4500-4700之间,从未超过5000,这就说明“电荒”并不是供应能力的问题,而是供应机制有问题。
此轮“电荒”空降广西之后,传统的南方、华东沿海地区电荒也在继续,随着产业转移“电荒”还将向湖南、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转移,福建、安徽等传统的电能输出地区也将开始供应趋紧。“天灾”我们无法避免,但是让“人祸”高于“天灾”之上,有关部门是否该反思一下呢?(责任编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