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查研究,就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把事情真相和全貌摸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从而达到指导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目的。调查研究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措施。
当前,国内外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的关键时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优质服务,是摆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说起来时一回事,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推进调查研究,吃透实情,把准大势,改进作风,做实工作,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
按功用来分,调查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全面性。就是坚持全局思维,保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态度,尽量把可能出现的情况想全想深想透,把措施制定得周密、详细、完善,确保全面、系统、可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辩证、发展、联系的观点,开展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正口到、眼到、耳到、身到、心到,在详尽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事物产生的背景、环境、历史条件,掌握事物发展全过程,认清事物内外部联系,抓住事物实质,从而具有全面、系统、详细的特点。
准确性。准确是调查研究的本质所在。没有这一条,再好的调研也是枉然,甚至起副作用。调查研究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最好方法。要从现实出发,深入现场,直接访问,不轻信间接得来的情况和材料;要倾听不同意见建议,防止片面性;要跟踪追查任何疑点,努力弄清事物真貌。要反复验证,认真分析,仔细甄别,区别真相假相、现象本质、个别一般、支流主流、偶然必然。无论调查事实、摸清情况,还是研究问题、提出建议,必须严谨细致、准确无误、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
针对性。“这个世界不缺乏美,而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调查研究,通常都有明确的针对性。或者是总结推广某一个典型经验,以带动“面”上的工作;或者是对某方面的工作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或者是收集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综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或者是对有关现象进行探讨,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动态分析、梳理总结和系统归纳,达到检验事实、印证情况、提出对策的目的。比如,当前,发展瓶颈、民生愿景、转型之路、改革伟业、社会治理,都需要认真研究,提出有力有效的答案。
深刻性。“涉浅水者的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 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方法,以探求事物真相、性质和规律的活动。调查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劳动,绝不是坐着车子转一转,走马观花看一看,必须从办公室走下去,从会议室走出来。如果允许,要接触到事实的终端,真正到群众中去。深层的东西,可能就隐藏在这里。调查研究不只是客观现象的叙述,更是对现象和问题的剖析,从中提炼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理论界有一个公理:真理都很简单。认准路子,找到法子,一步一步往前走,迈入深入、深刻、深邃。
二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加强调查研究,意义尤为重大。
调查研究是我党推动工作开展的法宝。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对于全面认识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正确制定和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回顾我党历史,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党的决策就符合实际、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事业蒙受损失。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有调研就动起来,没有动就调研起来!
调查研究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党的的群众路线,要求必须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搞论证、作决策、干事业的重要基石,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和将来,都要搞加强调查研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连续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经典名作,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思想洗礼,指导我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眼下,在一些机关干部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向上看、不向下看”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乃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