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清官廉吏代代辈出,贤相名臣不胜枚举,形成了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的清廉文化。“四知太守”杨震就是这样一位被历代百姓津津乐道清官典型代表。
(一) 致趣苦乐育栋梁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诗仙李白诗中的“关西杨伯起”,说的就是东汉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杨震,因“暮夜却金”而闻名天下。
杨震(公元59—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郡水峪口(今陕西省潼关县留翎村)人。曾任刺史、太守、司徒、太尉等职。
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清风廊”
从杨震履历表上看,虽然身居多个官位,但他的身份首先是一名不愿意当官的知识分子。
杨震幼年丧父,与母亲、弟弟三人相依为命,靠租种土地度日糊口。杨震疼爱弟弟、侍奉母亲体贴入微,《续后汉书》称其“奉母教弟,乡里称孝”。他胸怀为国育才、兴邦富民的远大志向,在以农耕维持生活的同时,深钻细研今文经学,采撷众家之长,成为一名年轻而又博学的学者,为日后从事教育和进入仕途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约从20岁起,杨震就开始了30年的教育生涯,先后在留翎栈、双泉学馆、三鳣堂等设馆授徒。杨震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广收贫寒子弟,求学者络绎不绝,学馆如市,书声琅琅,如同西汉太学书生云集的“槐市”,故时人称为“杨震槐市”。他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教育弟子心存高远、重德律己,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
读书和教书,杨震过的都是清贫日子,但他几十年如一日,清净淡泊,一心育才,弟子超过3000人,不少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如名宦虞放、陈翼等人就出自杨震门下。因弘农郡位于函谷关以西,时人称他为“关西孔子”或“关西夫子”。
(二) 正直忠烈传千古
大将军邓骘心甚敬佩杨震,遂举荐其为“茂才”,年已50岁的杨震于是出仕为官,先后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职。他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就发生在杨震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的途中。
东汉永初六年(112年),杨震赴任东莱太守,路经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集一带)。昌邑县令王密闻知,为了报答杨震的举荐之恩,“怀金十斤”趁夜深人静时来到驿馆送给杨震。面对如此“大礼包”,杨震不但不受,反而严厉斥责王密:“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正色道:“怎么会没人知道?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携金而来,你知道;赠金与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听完此话,王密羞愧而去。
杨震拒收重金之事千古传颂,后人因此尊称他为“四知先生”或“四知太守”。唐诗人胡曾赋诗道:“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杨震不但清白做人、廉政为官,而且还是一个不畏权贵、敢于担当的人。
杨震暮夜却金
担任荆州刺史时,东汉元初四年(117年),杨震担任太常(掌管朝廷掌宗庙礼仪的官员)后,向朝廷举荐杨伦等五人为博士,这些人后来都“显传学业,诸儒称之”(《后汉书·杨震列传》),其中杨伦在汉顺帝时成为治国名臣。
对于无德无能的平庸之辈,不论是由谁举荐,杨震坚守原则,概不任用。东汉延光二年(123年)杨震担任太尉之时,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大鸿胪耿宝向杨震举荐中常侍李闰之兄为官。杨震知道那人德才不佳,就予以拒绝。耿宝亲自前往杨震住所,说这是皇帝的意思。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如果朝廷想让三公之府征召谁,就应该由尚书把皇帝的敕书送来,怎么能让你来传达皇上的意思呢?”耿宝无言以对,只得羞愤怀恨而去。皇后的哥哥阎显也利用职权,向杨震推荐自己的亲友入朝做官,杨震同样予以拒绝。
汉安帝时因得罪宦官,杨震被诬陷罢官。回乡途中,忧愤之下,杨震饮鸩而死。
据《后汉书》记载,杨震去世之时,潼关当地发生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一只大鸟立于杨震灵柩前,俯仰祭拜,悲啼哀鸣,落下的眼泪打湿了地面。直至灵柩安葬完毕,大鸟才离去。杨震冤案也因“大鸟吊孝”的事情上报到朝廷而得到彻底平反昭雪。此后,杨震墓所在的村子便被称为“吊孝村”,后传为“吊桥村”(潼关方言“孝”“桥”音相近)。
(三) 清白遗风泽后世
杨震不仅在“治国”方面成效斐然,在“齐家”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礼物。
杨震为官多年,既做过地方大员也曾任朝廷高官,但他不修建好房子,不购置私人田产,他的子孙与平民百姓一样,蔬食步行,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让后世人都称他们为‘清白吏’子孙,这样的遗产,难道不丰厚吗?”
杨震的风范和品行成为后人效仿和遵从的典范,子孙也都以“清白吏”而誉满天下。特别是其子杨秉自律极严,尤以“不饮酒、不贪财、不近色”的“三不惑”而闻名于世。杨秉之子杨赐,同样具有祖父杨震清正廉洁、慷慨激昂、无私无畏的气概。《后汉书》中载有杨赐的奏章,文中他弹劾贪官,锋芒毕露。正如汉末孔融所言:“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
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杨氏家风文化”展厅
杨震高洁正直的品行,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子女所传承,并深刻影响了故乡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秦东的仁人志士郭子仪、寇准、王鼎……也都踩着杨震的足迹,在历史的风雨中留下了惊世的绝唱。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而杨震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同样是党员干部提升品德修养、培育家国情怀的最好教材。全市党员干部应赓续“四知拒金”“清风传家”的廉洁血脉,传承先贤遗风,牢记初心使命,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
(潼关县委宣传部供稿)